半獨旅 - 獨處與相遇
經歷了長久在他人的陪伴下生活,我逐漸想要有自己的空間及時間去了解自己。可能是我長期生活在一個非台灣的環境,而開始需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思考空間及時間,也開始有了新的體悟,這樣的轉變改變了我長久以來的旅行型態。因此,為了達到有 me time 及擁有有意義的溝通與對話的平衡,我開始追求半獨旅。
什麼是半獨旅 ? 對我而言其實是在一段旅程中安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及和他人見面的時間。此定義所追求的是雙向充電,和他人聚會完,有時間可以自己消化與反思,並主動去實踐、調整,甚至改變等行為。對於在旅程中的各位不會有長時間沉浸在孤獨的氛圍,也不會因為長時間的社交而耗掉很多能量等,算是一個平衡。
<想和各位分享我的一些半獨旅小故事 ! >
1) 荷蘭鹿特丹 & 海牙: 我和朋友一起在交換學生的假期規劃了從德國到荷蘭的五天四夜旅程。某個時刻我和朋友討論到自由行的部分 (我們想要有一天是各自逛各自的),我心想這個點子還不錯欸 ! 不過我答應的當下其實內心還蠻緊張的,因為我是第一次自己一個人長時間在陌生的城市和國家旅行,但我也沒有想太多,就決定按計畫進行出發了,畢竟是我喜歡的國家及有想去的地方 ! 在旅程中整個人彷彿看透了什麼,覺得好不可思議,我竟然可以做到 (自己坐荷蘭的火車和輕軌及和站務人員溝通) ! 瞬間覺得好像什麼也難不倒我了 ! 人的潛力真的是無窮,千萬不能小看自己 !
2) 澳洲墨爾本: 首次和朋友在澳洲見面,也是我第一次去墨爾本。除了晚上回到他的住宿外和他見面外,其它時間我皆是自己安排的行程 (到另一個州彷彿到另一個國家哈哈哈) ~
3) 日本大阪 & 京都: 從澳洲前往日本見在日本讀語言學校的朋友。因他平日還要上課,所以對我而言就是他上課的時間就是我自行探索城市的時候,並且是以一種在他上課與非上課期間的自由切換 (me time & 一起活動)。這也是我首次自己在日本搭乘他們的大眾運輸,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之前是和家人跟團去 & 台灣人對日本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 使用基本日文和他們溝通也蠻酷的 XD
發現半獨旅這種旅行模式後其實對我的生活影響蠻大的,因為我可以很彈性地擁有自己的時間及與他人的時間。我很喜歡和他人聊過想法後,回去反思、找出適合的並行動,試了之後自己反思,在和他人輕鬆聊。我覺得這個循環很健康也有助於自己的每一個行動與選擇,旁觀者清有時候能指點迷津 !
你會不會也適合半獨旅 ? 歡迎在留言處分享你的想法吧 !